四月雪,我能有機會好好欣賞一次白雪紛飛的美景嗎?
昨天赫然發現土城桐花季開始了,沒事的週末上午,應該來去探探花況,沒有找人結伴同行,自然也沒有早起的壓力,不過晚到也沒有花落處處的美景,10點才到承天禪寺,照例走賞螢步道爬到上面的桐花公園,再由公園往上走賞桐步道一整圈,再循原路下山,因為今天太晚不爬天上山了。
整體來說,花還沒有全開,我覺得應該還要一兩個星期左右,才算盛開吧!去年活動是5/1左右,當時花況進入尾聲,也許今年會真的剛好也說不定,而且小溪也沒水,懷疑晚上會有螢火蟲嗎?不過這一路上還是來來去去不少來爬山的人,石階雖然不時有人走,但是還是顯得濕滑,走在上面要小心謹慎,可不能只光看桐花,也得注意腳下。
下方賞螢步道的桐花較少,不過一路上沿水邊及林蔭石階上爬,也算是涼爽的一段,大約30分鐘左右可以走完,接上車路後往左向桐花公園前進,雖然是快11點的時間,這上方還是有不少停車位,不過騎機車的我還是很害怕這上來的坡度,所以寧願多走這來回一小時的步道。
桐花公園往年來說,我幾乎沒看到什麼花,今天也就索性只在上面晃晃也沒走進去,目標是我常走的上方賞桐步道,從一旁的涼亭邊開始走上木棧道,順時間繞過這一圈,其實慢慢走還是會看到不少落花,不過因為時間比較晚了,太陽一曬花就乾了,再加上人手一個塑膠袋在撿,真的要看到完好的花也沒有多少,沿著枕木築成的階梯前進,不時可以看見路邊落在觀音蓮座上的桐花,白色的花跟綠色的葉配合起來,也正是拍照的好目標,不過今天單純是探路,沒有撿些花來布置拍照用場景,也只能看到啥拍啥,路邊不時有前人排出的心形桐花,宣示著純潔的愛情,這次還看到有趣的一個笑臉。
這次就沒有要上天上山,所以後面一段路就省了,就這樣繞了一圈,結束沒啥桐花的賞花行程。看看承天禪寺後方的賣店,一年不見又做了些改變,幾年前的桐花秘境,已經隱匿在賣店之後,從來我也沒看過當年照片中的那種美感!
下山途中發現一棵開的正號的桐花,馬上停下機車給他翻牆過去拍,ㄟ拍照真的要這麼拼命嗎?不過卻是此行能照到最完整一球花的一株,因為他剛好比較矮,不過先前因為沒有好好研究做功課,所以沒能把握住分辨雌雄花的好時間。
來介紹一下油桐好了!油桐當初是日據時代引進種植的,主要是為了要做家具,不過油桐雖然生長快速,但是防蟲效果不佳,所以很快就被摒棄了,但是已經在台灣中北部山林種了不少,這幾年逐漸變成客家庄的代表印象。
油桐雌雄同株或異株都有,有雄花的叫雄株,雌花的叫雌株,分雌雄方式是看花本身有沒有子房,黃色花蕊紅色花蕊是不同的成熟時期,所以我們看到黃色跟紅色花蕊的桐花其實不是雌雄之分,都是雄花,雄花有花粉,完成授粉工作後整朵花掉落,雌花花瓣不會整朵掉,會剩下下方的子房結果,所以我們看到隨風飄落的油桐花大多是雄花,下次有機會看桐花時得要好好注意喔!
油桐的介紹
http://blog.nownews.com/vivianwang/textview.php?file=133325